媒體報道

志鴻教育集團進軍文化產業(20120320《中國圖書商報》)

2012-3-20    來源:    作者:  瀏覽次數:2715

3月16日,伴隨著威風鑼鼓和鞭炮齊鳴,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閻曉宏,山東省政協副主席王志民,中國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建國,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秘書長吳修書,新聞出版總署出版產業發展司副司長袁亞平、印刷發行管理司副巡視員呂曉清,山東淄博市委副書記、市長周清利,山東省新聞出版局局長宿華,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高玉清,志鴻教育集團董事長任志鴻等一起為印象齊都文化創意產業園奠基。 
     由志鴻教育集團投資21億元打造的印象齊都文化創意產業園位于山東淄博市,占地800余畝,項目總建筑面積47.66萬平方米,規劃了淄博記憶博物館、大家境界藝術村、出版傳媒總部基地、青少年創意體驗中心、齊都書城等八大功能板塊,目標是建成山東半島集約復合型大型文化旗艦。產業園主體建設項目包括軟件園區、展覽展示館、教育培訓中心、創意商品步行街、主題樂園及相關服務配套等。建成后的產業園,將數字動漫、影音娛樂、市場運作、媒體整合等人才培育五個方面做文章,引進包括動漫策劃制作等相關數字內容的優秀企業分批入駐。
     近年來,志鴻教育集團在突出主業優勢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同心多元化戰略的實施,目前產業領域已覆蓋基礎教育研究、文化圖書出版發行、教育信息化教育研發為一體的大型教育服務機構。集團通過對資源的有效整合,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推進出版產業園、印刷物流園、文化創意產業園的建設。
     任志鴻認為,未來5年,出版業的發展面臨著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唯一確定的就是這個產業必將發生深刻而劇烈的變革。這種變革既來自體制機制的大膽創新,又來自資本力量的深入影響和新技術的強烈挑戰,這三種力量將共同推進產業的轉型。他說,志鴻教育集團將在創新中尋求發展,立足傳統出版,實現跨行業、多元化轉型。投資建設印象齊都創意文化產業園就是志鴻教育集團在文化產業領域中邁出的第一步。產業園以“齊文化”為魅力元素,以出版為核心,以創意為龍頭,以現代科技手段為支撐,致力于打造集文化產品研發、創意設計、文化體驗、數字版權和動漫、印刷復制具備現代化的“三網一體”的信息傳播基礎設施和低碳活動的良好環境的集約式復合型文化產業園。
     淄博作為齊國故都在春秋至東漢初期,一直是整個山東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齊文化的發展史上,淄博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為此,淄博市推出系列化的“齊文化”綜合開發項目規劃,以些深入挖掘齊文化的歷史文化資源,形成一個集展示、體驗、研究于一體的“齊文化”中心。據悉,印象齊都文化創意產業園奠基只是“齊文化”體驗之旅系列活動的一部分。由山東淄博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淄博文化產業協會主辦,志鴻教育集團承辦的“齊文化”體驗之旅系列活動還包括區域文化產業發展圓桌會議、印象齊都文化創意產業園戰略簽約、綠色出版產業發展咨詢會、志鴻教育集團2012年度民營渠道年會和美國、土耳其等8家的外國使節團“齊文化”體驗之旅等。目的在于讓世界了解齊文化,使“齊文化”成為淄博的城市名片。
     奠基儀式之后,長江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建輝和志鴻教育集團董事長任志鴻簽約戰略合作。志鴻教育集團還分別與復星集團、聯創國際、易居中國、晏子文化策劃工作室等單位舉行了印象齊都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合作戰略簽約。
      在區域文化發展圓桌會議上,企業資源專家徐源提出,印象齊都文化創意產業園需要在內容個性化上、專業化上做出特色。這其中,政府扶持很重要,形成文化產業金融也很重要。而提高自身競爭力則是關鍵,要有高度、有內容、有新意、有效果。他說,“印象齊都”的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牽涉方方面面,要以實現各方利益最大化為目標。他建議“印象齊都”以齊文化為主線、以創意為核心、以整合為手段、以多贏為目標,實現長遠發展。要有自己的文化產業研究機構,引進或定向培養專門人才。他說國內不少地方發展文化產業的成功經驗在于將企業、政府、學校的平臺打通,“印象齊都”不妨借鑒。
     參加綠色出版產業發展咨詢會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總編輯韋志榕、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副社長馬朝陽、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副社長謝文輝等表示,在教輔新政下,他們將開發配套教輔,擴大經營規模;選擇品牌民營書商合作,謹慎授權;注重教輔質量,避免同質化,生產不同教輔供不同地區學生使用。

掃一掃,關注我們

熟妇大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