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2020年的四大趨勢
2020-4-2 來源: 作者: 瀏覽次數:1879
2020年開年的一場疫情把在線教育推上了風口浪尖。
二月份的教培行業可謂一直處于一種焦灼狀態,從國家教育部下令提倡“停課不停學”開始,在線教育就聚焦了所有人的目光。各個線下機構對于在線教育的需求急速攀升,各個在線教育機構在這一個月里忙得不可開交。
如今二月過去,三月已啟,國內疫情已經逐漸趨緩,教培行業也開始有所降溫。在2020年開年的疫情重擊過去之后,在線教育自然不會再獨占行業C位。那么2020年,在線教育機構的未來發展趨勢將會是怎樣的境況呢?
在線教育發展史
于90年代末,互聯網進入中國,教育行業也開始被新興科技滲透,與此同時,在線教育行業開始萌芽。然而由于當時互聯網寬帶速率低、民眾普及率低,在線教育在彼時的發展十分緩慢。
從2000年開始一直到2010年,教育行業內的各家巨頭相繼成立。比如2002年的尚德機構、2005年的新東方在線以及2009年的滬江等等。隨著網絡寬帶的提升,這些巨頭機構們都相繼開發和推出以視頻課件形式為主的在線教育模式。
接下來,自2011年開始,隨著互聯網和電子移動設備的進一步普及,越來越多的新興科技也融入進了教育行業,直播在線教育模式終于出現了,并深入到K12、素質教育、職業培訓等各個賽道的領域之中。
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2011年至2016年間,中國的在線教育投融資市場十分火熱,大家對這種教育模式抱有十分看好的態度,讓在線教育在這段時間內一直處于良好的成長發展期。
在2017年之中,直播、短視頻等新型傳播形式的出現,引起了在線教育領域的積極探索,并逐步迎合與滲透。同時,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開發也給在線教育產品帶來了更多趣味性和可能性。
自2018年開始至今,在線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好。行業內的巨頭機構們都紛紛加大資金的投入,這讓一批優質的在線教育項目于2018年內相繼涌現而出。在這一階段里,在線教育雖沒有火爆到可以占據行業領頭教育模式的位置,但是在線教育領域的探索和發展一直沒有停止過。
2020年開年,一場疫情肆虐全國。在關鍵時期,線下教育活動全部被迫暫停,教育部發出規定要求全國各地大專院校、中小學、幼兒園“停課不停學”,同時各類培訓機構的線下課程和集體活動全部統一取消。這兩項規定的推出,讓在線教育行業在全國范圍內加速普及和滲透。
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正逐步上升,預測在2020年將達到3.09億人;在線教育的市場規模也在逐年增長,預計2020年達到4538億元。
在線教育行業的向上發展是必然的。隨著我國的科技水平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庭的教育意識將會發生改變,家長們將會在在線教育的領域上開始投入一定的關注;同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也讓家長們在孩子們教育的投資上將會加大力度;此外,科技的提高、技術的變革必然會催化在線教育的繼續發展。
未來發展趨勢
之一:結合前沿技術
根據艾媒咨詢相關調查顯示,有47.9%的受訪K12在線教育用戶認為,在線教育的產品去結合前沿技術,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來說,在線教育的技術層面仍舊較為淺顯。
用戶對在線教育技術應用的訴求高是不無道理的,從在線教育現在的行業狀況來看,大量用戶仍在質疑在線教育的教學成果。目前前沿技術在在線教育領域的應用仍然較淺,這是導致在線教育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畢竟在線教育的模式性質與線下教學有本質區別,就更要在技術上下功夫,來解決在線教育的教學成果問題。
目前,很多巨頭機構在在線教育領域的探索上,都在嘗試結合前沿技術,致力于研發更加實用的在線技術,來幫助在線教育從本質上更上一層樓。在未來的幾年里,“科技研發”將會是在線教育領頭機構們的主要重點之一。
之二:實現精準營銷
從整個教育行業各領域的發展來看,在線教育領域的發展相對來說較為緩慢。
縱觀在線教育一路以來的發展史,可以看到在線教育的明顯痛點之一,就是用戶轉化周期太慢,導致整體獲客成本過高。隨著現在在線教育機構越發增多,各機構投放廣告力度越發加大,這讓行業內的競品競爭將越來越激烈。這直接加深了在線教育的獲客難度。
正因如此,在未來,在線教育機構將會在營銷上進行思考與轉變,大趨勢就是將實現精準營銷。
由疫情所帶來的大批關注與用戶,是否是一時間的繁榮假象,我們難以定論,但是最終目標,就是將這些現有用戶轉化為長久付費用戶。在線教育機構將會在獲客上轉變方式與力度。
主要體現于對目標用戶群體要精準獲客。在線教育用戶的轉化周期一般都很慢,從其最開始決策是否購買,到實際付費購買再到最后的使用與續費是一個漫長過程。在線教育機構應精準在每一個環節,來實時跟進用戶。對于用戶在使用全程中的高頻學習領域,機構將有相對應的跟蹤與分析,從而實現精準運營。
之三:走向下沉市場
我國人口眾多,教育需求一直是無比巨大的。對于在線教育來講,其用戶群體不僅僅局限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其潛在用戶群體是非常龐大的。同時,在線教育行業的渠道下沉特征十分明顯,根據在線教育視頻技術平臺保利威的數據顯示,2016年三、四線城市觀看直播總人數為20.19億次,直到2019年截至11月23日已達98.95億次。
下沉市場是在線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國家近年來一直在倡導教育普及,隨著國家的科技實力越發雄厚,教育行業內科技滲透率也逐年在升高。近年來,互聯網的普及應用率在四、五線及以下城市與農村地區都開始增多,這給在線教育行業帶來了下沉市場的渠道與希望。
越來越多的在線教育玩家開始注意到下沉市場的潛力,并開始逐步布局。探索下沉市場,尋找新用戶流量將成為在線教育領域未來發展的主路徑之一。在國家“教育扶貧”與“城鄉教育一體化”的支持與鼓勵下,在線教育的發展將更加具有社會價值,也將會吸引更多的人予以關注和支持。
之四:線上與線下相融合
線上與線下相融合的OMO模式是整個教育行業的未來大趨勢,放在在線教育行業中也是一樣。在2020年開年的這一場疫情中,不僅僅是只有線下機構意識到線上線下融合的趨勢,在線教育機構更是看到了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優勢與亮點。
例如,在線教育獲客成本高的痛點,放在線上線下融合的模式里將會緩解很多。舉個生活中的例子來看,像大潤發、盒馬之類的超市,除了線上超市運營外,還有大量的實體店鋪,兩種模式相輔相成,才最終達到廣泛普及的效果。
從現在的巨頭機構們的布局可以看出,線上與線下相融合的形式是正確而可取的,尤其是在這次疫情期間,這一模式的優勢更加明顯的顯現。在未來,在線教育的線下課堂或許將會成為每個在線機構的標配。為此,在線教育機構不僅僅要將注意力集中放于技術的開發和升級上,也將會開始關注和涉及線下的教學模式與方法。
2020年的疫情確實成了在線教育的一支催化劑。在這一次疫情之中,大眾群體里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屬于“被迫”接觸到在線教育的,抱著“支持”和“反對”態度的人都將各執一詞。
在近期的這段時間里,我們也聽到和看到了一些行業內負面的事件和現象發生。然而,在行業的發展中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要以客觀的態度來看待這些事件。
在教育行業內,線上和線下,沒有誰一定會取代誰的說法,兩者相輔相成才能達到理想優質的教學效果。在未來,在線教育的發展需要我們拭目以待,同時,也是有所期待。
(來源:校長幫 作者 /宗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