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少兒出版下一步往哪走?這些重磅信息不可錯過!

2018-8-20    來源:    作者:  瀏覽次數:2631

流火七月,鵬城書香。

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鵬城深圳向世界展示著它的青春和活力。同時,在全民閱讀和書香社會的建設中,深圳始終領風潮之先。深圳書城成為全國大書城的發展標桿,深圳讀書月和南國書香節持續引領全民閱讀風潮。在剛剛落幕的第二十八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前夕,第33屆全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年會在深圳舉行,以“引領少兒出版邁入高質量發展新時代”為題,探討少兒出版發展來路的同時,為少兒出版的迷途困境建言獻策。

創新驅動,建立少兒出版高質量發展新模式

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 張克文

新時代,中國出版的重要命題,和中國整體的發展一樣,就是如何實現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以創新驅動,建立高質量發展的新模式,包括融合發展、資本驅動、產業意識三要素。

融合發展,目前已經進入到相對成熟的發展階段。比如得到、知乎,包括已經上市的閱文集團等典型案例,已經突破了我們對于融合發展的前期認識。得到品控手冊上的流程把控和制作標準等,已經做得和傳統出版社內部流程一樣詳細,融合發展將是傳統出版的一個新的戰略增長體系。

同時,傳統出版人必須要注重資本驅動和產業意識這兩個意識。傳統出版人不能僅僅成為碼字工,就拿閱文集團來說,他們所做的無非是壟斷了中國70-80%的文學網站,進行資本運作,平臺化運作,IP運作,從而實現價值的最大化,港股價值600多億元。其實,我們傳統的出版集團并不缺幾十億元的投入資金,但卻忽略了這樣的資本和產業運作機會。2017年,中國網民規模已達7.72億,手機網民規模達7.13億,其中少年兒童的規模超過1.5億,這些擺在眼前的事實,也提醒著我們不得不以新的思維,應對新媒體的發展。

正確認識少兒出版的高質量發展

明天出版社社長 傅大偉

少兒出版的高質量發展可以從兩個維度來認識,一是出版高質量的產品,二是出版行業高質量的效益。高質量的產品也具有兩個內涵,一是圖書產品的內容具有較高的質量,能夠取得突出的社會效益,為出版者帶來較強的社會影響力;二是圖書由于其內容不可替代的價值,使它具有長久的生命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長命書。

在快速發展時期,少兒出版的一個最主要特點就是整體碼洋規模的迅速擴大,而碼洋規模的擴大并沒有伴隨出版效率的提高甚至是持平,而是正相反,這一時期的出版效率和銷售毛利率是逐漸下降的。高質量的發展應該與出版效率的提高和經濟規模的擴大并駕齊驅。因此必須下決心淘汰無效產品。

過度擁擠的少兒圖書出版市場帶來的問題就是無序競爭加劇。這種無序競爭包括兩個方面,出版資源的競爭和圖書市場的競爭。

由于資源競爭激烈,一方面是近年來出現的很多以非專有出版權的授權方式出版的圖書,就是對現代出版業所一直遵循的行業自律規范的一種突破,其實是不利于行業長期發展的。另一方面,少兒出版的門檻進一步降低,以前很難進入中國市場的很多質量并不高的外版圖書,現在也紛紛成為爭搶的目標。

對經濟指標的追逐導致圖書市場的競爭。少兒出版的繁榮使我們都有實力去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回饋讀者。但這其中更深層次的原因,恐怕是市場占有率的競爭。市場占有率這個指標已經成為很多出版企業的考核指標之一。但它的存在不應該成為出版業打破行業倫理的一個理由。在網絡促銷活動中,如果圖書的零售價格低于圖書的成本,它摧毀的不僅僅是讀者對出版行業的信任,同時也會把作為文化地標存在的地面書店逼上絕路。

少兒出版更適合IP產業鏈的運作

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 馮杰

現在文化發展趨勢,有著泛娛樂化的趨勢。一個IP有多種延展路徑,F在信息技術的發展,也讓這個內容的價值變現鏈條無限延長,超過了出版的邊界,可以孵化成很多影視包括周邊、游戲、網劇等等。

相對其他出版門類來講,少兒出版更具IP運作的基因。一般少兒出版都帶有故事性和形象,這符合IP運作兩個基本要求:有故事,有形象。少兒出版相對其他出版門類,更適合全版權運營或者IP運營,適合IP產業鏈運營。

原因在于:第一,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改變了讀者的閱讀習慣、閱讀興趣,甚至改變了他閱讀的路徑依賴。這是一個大環境。第二,我們原來更多是從出版的角度看待文化傳承與傳播。這必然就是我們的視野帶來一定的局限,現在可能要求我們站在文化傳承與傳播的角度看待出版,我們的胸襟和視野就更寬闊。第三,內容的價值在于轉化,不是一次性付給作者的稿費。內容轉化能力越強,內容價值越強。文化建設某種意義上就是講內容的轉化能力建設,或者傳統出版轉型升級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內容的轉化能力。

精品背后內容資源由作家和編輯共同組成的

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 王泳波

打造原創精品的背后是內容資源,內容資源有作家資源、經營培育資源、名家資源。內容資源,背后是編輯資源。對編輯人才的培養、出版人才的培養,我覺得這是我們少兒出版更需要著力的。精品背后內容資源由作家和編輯共同組成的。編輯是這個群體培養好,出版社可以源遠流長,應對各種競爭。

如何形成一個培育好的童書的管理生態、出版生態,對少兒出版社的管理者來講尤其重要。我在這邊也看到一些出版社領導層比較穩定,出版社的企業文化、出版生態比較恒定,發展相應的繁榮。如果一個出版社的企業文化或者管理層不斷更迭,就帶來內部生態的變化,這個變化最終會有正反面的影響。

內容建設是少兒出版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前提

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 常青

綜合川少社近年來的生存發展之路,我認為,“內容建設”是出版社當之無愧的主業之基,也是少兒出版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我社將“品牌立社、品牌興社”作為強社之本,注重從打造產品的鮮明特色,資源整合的開放心態,以及對于童書的高品質追求來強化內容建設。

第一,注重細節,打造特色鮮明的童書精品。目前,川少社在少兒小說、卡通、漫畫、掛圖、游戲等細分市場排名均在前5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賣點,產品結構已初步向好。第二,以開放的心態做出版,整合內容資源。近年來我社嘗試跨地域、跨行業、跨渠道、跨所有制的多方向、多層面、多角度合作,使《熊出沒》《咸蛋超人》《爆笑蟲子》以及迪士尼等品牌IP落戶川少,既在源頭上拓展了‘好內容’產生的土壤,又讓“好內容”在特定讀者群體中落地。第三,優化產品結構,著力產品細節,心無旁騖追求產品的高品位和高質量。我社大膽啟用新編輯,著力發現和經營“種子”作者和選題。比如開發“米小圈”系列圖書時,我社編輯經過詳細市場調研,為作者量身定制編輯制作方案。從編輯到社領導的高度投入、用心經營,將孩子成長正能量融入作品之中。

掃一掃,關注我們

熟妇大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