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能在快樂中學到更多知識與技能,在豐富情感體驗的同時提高孩子們的認真觀察、動手、相互合作、交流溝通的能力。在經過多次考察后,中國課本博物館現全新推出了眾多的體驗項目。
穿越民國課堂 縱覽百年課本
民國期間大多稱呼老師為先生,那是一個從來不缺“先生”的時代。他們的學富五車,他們的鮮明個性,他們的逸聞趣事,他們的風骨卓然,讓中華古老文明得以傳承。那個時代的先生,不僅有激情,有學識,還有一份讓人佩服的幽默才情。他們的課堂,水平高、內容豐富,連開場白與講課方式,也各有千秋,見秉性,見風格。
穿民國服裝,穿越回民國課堂,體驗了解民國課本魅力,激發強烈的愛國情懷。中國課本博物館上新體驗——民國課堂,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大家的喜愛。
民國服裝的特點以及和現在服裝的差異是什么?為何民國時期男士穿馬褂、穿西裝?女子從不能裸露肌膚到能穿學生裝、穿旗袍,這中間經歷了什么緣由?孩子們換好民國服裝坐好后,老師們通過生動有趣的講解,針對這些問題一一作答,讓孩子們更加直觀、清晰地明白從民國到現在,我們的衣著上面所發生的變化。
民國時期,手里都會配有一把戒尺,如有學生不聽話,便會通過打手板來進行懲罰。在中國課本博物館的民國課堂中,老師們也會通過關于講述關于戒尺的小故事,讓孩子們明白戒尺懲戒背后“勤學、尊師、仰圣賢”的精神。
“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翁,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翁破之,水迸 ,兒得活!边@句古文是什么意思?出于哪個典故?在上課部分,老師會根據孩子的年齡區間,找一些適合的古文來給孩子們進行講解,通過淺顯易懂的解析,幫助孩子們理解文言文,并教會孩子們文言文并不是要死記硬背,而是要通過正確掌握文言文詞句規律來進行學習。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一篇蜚聲海內外的《少年中國說》,字里行間濃縮了梁啟超心中的少年精神——進取的活力、破舊的大膽、造世界的勇氣。博物館的民國課堂中,通過帶領孩子們誦讀這篇文章,讓孩子們深思我們中國過去為什么會落后、被欺負,也讓孩子們學會感恩,了解到中國翻天覆地變化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成長起來的中國少年所付出的努力。
“同學們!大家起來!擔負起天下的興亡!”號召性的音樂猶如聲聲洪鐘。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一起學唱這首《畢業歌》并為孩子們講解這首歌曲的創作背景及歷史意義,讓孩子們學會正確看待自己,珍惜友誼與時光,并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
傳統木板年畫 拓印濃濃年味
木版年畫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之一,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年畫不僅僅是節日的裝飾品,它所具有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也使得它成為反映中國民間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從歷史方面來看,木板年畫的出現和普及與雕版印刷的技術的成熟密切相關。我國是最早使用雕版印刷的國家,加上造紙術的發明,使得紙張便宜,民間廣泛生產的各種土紙,為年畫的普及提供了優越條件。木版年畫是畫藝、雕版工藝、造紙工藝綜合應用的產物。在刻有豐富圖案的木雕版上,滾上一層厚厚的油墨,小心翼翼地把紙對準木板,然后慢慢把紙鋪上,放紙這個看似簡單的步驟,卻是最重要的一環,接著拿著包著棉布的拓包,輕輕地在紙上來來回回反復的壓印然后掀起一角,慢慢、慢慢地把紙拉起來,等油墨一干,一張張富含人們精神寄托與表述人們直觀想象的年畫便完成了。
為了更好地保護木板年畫的傳承與發展,社會各界開啟了木板年畫的申遺工作。在2008年,木板年畫更是經國務院批準列入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山東與木板年畫大有淵源,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祖輩,通過長期實踐,無論是年畫的內容形式還是技法、色彩,在全國年畫市場上,都做到了行業中的領先。
中國課本博物館開館以來便一直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推廣,又是一年春節時,今年中國課本博物館特地推出了傳統木板年畫拓印的活動。希冀通過體驗木版年畫拓印的機會,在品味民間文化、折射歷史氛圍、展示歲月留痕的同時,為孩子們的成長搭建一個理論通向實踐的平臺,在探究與實踐中培養自己的認知與能力,在行走中傳承文明。同時,我們也希望通過推出的這一系列活動,激發大家喜歡、保護、重視木板年畫的意識,使得這一藝術形式永遠傳承下去。
創意手工折紙 玩轉立體世界
手工折紙歷來是深受孩子們喜歡的活動,但很少有人知道,折紙起源于中國,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583年。當時,佛教的和尚從中國經朝鮮去日本時,帶去了許多紙,由于當時紙張非常昂貴,所以他們用時格外小心,而折紙則成了禮儀交往的一部分,折紙的藝術就是從那時起一代代傳下來的。
一張二維平面的紙張,折疊成立體結構,創造出三維立體形態,每條弧線與直線的交織都經過精雕細琢,紙的延展柔軟形成了硬朗的線條,產生剛柔之美,讓參與者通過細微處體現出自身無限的創造力與智慧。
折紙的過程,是一個創造的過程,為此,中國課本博物館為專門孩子們準備的生動有趣的創意手工折紙體驗,讓孩子們使用彩色的瓦楞紙,用卷、推、粘、捏、組等技法,將小小的紙張玩出無限創意。折紙不僅僅只是兒童的游戲,更是促進手腦的協調、既富挑戰性又能啟發思維的有益身心活動。如果你的小小世界中充滿了對事物的無限想象與好奇,快來中國課本博物館,用你的巧手玩轉立體世界吧。
近景魔術大揭秘 中國課本博物館有分享
近日,中國課本博物館大講堂為孩子們舉辦了免費的近景魔術教學活動。
活動現場中,老師先演示了一遍魔術,然后一步步講解魔術的奧秘和步驟,為此孩子們顯得非常興奮。隨后,老師手把手講解怎樣變好這個魔術,孩子們也非常用心地反復練習,最終獨立完成了魔術表演。在場觀摩的家長們也對這堂公益講堂贊不絕口。
短短的近景魔術學習,帶來的不僅僅是親子快樂,同時也培養了動手能力,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領會創新意識,提高實踐能力,接受美的教育、感受美的熏陶。